自我认知与求职择业

  自我认知与求职择业

求职之前,人们往往会有疑问:我究竟适合干什么工作?这是一个特别复杂的问题,回答它并不容易,事实上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世界上的人是千差万别的,有些人比较耐心,有些人比较急躁;有些人比较内向,有些人比较外向等等。人的性格、能力、兴趣、价值观的不同,他所适合干的工作也不同。假如说你性格内向,不喜欢跟人打交道,那么, 推销员这种职业就不十分适合你;假如你性格外向,做事情比较急躁,那么,精细研究工作就不适合你的。所以,要 知道你适合干什么工作,要做到人事相宜、人尽其才,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在择业之前首先你要根据自己的天资、能力、动机、需要、态度和价值观逐渐形成与职业有关的自我概念,认清自我的个性特征。个性是一个人稳定的、习惯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它贯穿于人的整个心理活动过程中,是人的独特性的整体写照,影响着一个人的活动方式、风格和工作绩效。 兴趣是指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对某种职业兴趣高,能够挖掘人的潜能、激发人的探索与创造力,增强人的职业适应性和稳定性。能力是使活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是熟练和技能的综合,是执行某种行动的技巧,也是人们生理活动的能量直接影响到职业活动的效率。总之,兴趣是职业发展的润滑剂,能力是职业发展的条件,个性是职业发展的基础,它们共同影响着一个人顺利达到人生目标、实现事业成功的过程

在对自身的认知与评价中,可以自我探索,可以参考他人的评价,可以借助心理测验充分地了解自己。近年来,职业心理测评在个人的生涯规划和企业、组织的人员选聘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案例:请看下面一位同学的咨询邮件:

老师:你好!

我是2005年外语系的毕业生。2005年1月参加考研,不过却失败了。我打算找工作,可是,今年来学校招聘我们这个专业的公司不多,竞争非常激烈,根本没戏。我在网上也投了几份简历,还到郑州和西安参加了两场大型招聘会,投了30余份简历,都石沉大海,这让我很伤心。是不是我的简历做得不好,又没有工作经验,我现在真正感觉到毕业就意味着失业,马上就要领毕业证走人了,我该何去何从?请你给我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个迷茫的人急盼回复!

同学你好!

临近毕业前,类似你这种状况的同学很多,建议你先问问自己:

我想干什么?

我应该干什么?

我能什么?

在众多的职业面前我将选择什么?

感觉你有些挫败感,对吗,临近毕业有点着急了,更多的是对自己的失望,还有手足无措的茫然。对于前者,你需要的是找回你的自信(想想你曾经风光的时候和做过的那些让你满意和自豪的事)。然后振作起精神,朝着你的目标——找工作或继续考研奋进,剩下就只是技巧和机遇的事了。对于后者,要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等确定职业发展方向。你可以做做职业测评和职业规划进行参考,或直接找专家做职业咨询,从中找出你的核心竞争力(别说你自己没有,她就藏在你的优点后面,你的优点可以问问你的朋友、父母和你自己),再花点精力找出那些与你职业发展的方向一致的行业,研究研究哪些企业的哪些岗位适合你。请你考虑以下问题:1、你讨厌什么,比如你讨厌与人打交道,别做你讨厌的事。2、你最不擅长的方面,这个是你不能去做的。3、在怎样的环境当中你会感觉非常的不愉快。4、你无法承受的是什么,避开它。除去这几点,其他的或许都可以,选择的余地够大的吧!至于简历,上面的问题解决了,我相信你一定知道如何有针对性地写、有针对性地投。

伤心永远不是痊愈伤口和解决问题的办法,积极的心态、明确的目标、锲而不舍的努力加上适当的方法和技巧会助你顺利走好前面的路。你还有时间和大把的机会,希望听到你的好消息。

分析:类似这种咨询,在每年学生临近毕业时,都会很多。“人贵有自知之明”,全面、客观了解自己,才能选择人生的发展方向,确定奋斗目标。古语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希望同学们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及早进行生涯规划,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职业生涯活动将伴随我们的大半生,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才能实现完美人生。

一、自我认知的内容

自我认知是自己对自己全部身心状态的认识、控制和评价。主要是核心价值观念、心理动力系统、个性特点、天赋能力、缺陷等。通过自我认知才能对自己做出恰当的自我评价。首先要对自己的容貌、身材、风度、健康等方面进行正确的认知和恰当地评价。第二要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名誉、财产及与他人相互关系进行正确的认知和评价。如:别人是怎么看待我的?我的品德才干能否得到用人单位的公认和重视?等等。它对个人自信心的形成影响很大。第三要对自己的个性,如气质、性格、能力、需要、兴趣等内在精神因素进行认知和评价,它是个体自我认知的核心。对自我个性合理认知评价使人调节控制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修正自己的经验与观念,确立—定的信念和信仰,探索自己的人生之路。

职业选择决策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要考虑很多因素。在做具体决策时,除了认清自我之外,还要考虑职业的发展前景,职业的工作环境,职业给带来的经济及非经济的报酬,您的个性特征与职业要求的匹配性,您个人的能力特长与职业要求的一致性,以及您的父母亲人和朋友对您的期望等等。同时要尽可能多的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形势和就业市场的有关信息。这样才有助于更好的选择一种即适合个人特点又可能获得的职业,实现人与职业的最佳匹配。

二、自我认知的原则

大学生在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接受自我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大学生在认识自我时,要以客观事实作为基础和依据,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讲,既要防止由于过度自卑而导致的消极和悲观,又要防止过分自尊而脱离实际的孤芳自赏。

(二)全面性原则

大学生在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时,应对自己做出整体认知和综合判断,不要片面、孤立、不分主次。同时又要注意自我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自我的各方面的情况放在社会对某一方面专业人才的整体要求这样一个系统中去认识与评判。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而正确地反映自己的整体素质状况,做出事实求是的自我认知与评价。  

(三)发展性原则

大学阶段及迈向社会的最初几年间是青年人可塑性最强,最容易挖掘其潜能,快速成长的时期。因此大学生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要对自己的发展潜力做出适当的评价,用 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己,预测自己在知识结构、工作兴趣、工 作能力等方面会有什么样的发展变化,并把它作为选择职业的依据之一。这种预测性的自我认识在人的一生中十分重要,预测的准确性越高,职业选择就越准确。自我发展的空间也越广阔。如果缺乏这种预测 性的自我评价,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往往会增加职业选择的 失误,对自己今后的发展也不利。所以,每个毕业生都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自己、分析自己、评价自己,对自己的过去、现在以至将来做出合理的评价和预测。

(四)稳定性原则

青年时期大多数人还没有形成关于自己认知的稳固形象,以致常常对已形成的自我发生动摇。比如常会因一个很小的过失和他人的否定而心灰意冷,也会因获得小小的一次成功,得到表扬,而过分自负。因此,大学生在评价自己时,要尽量避免因情绪的波动导致自我评价的过度浮动。如果——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忽高忽低,只能说明他情绪上的不成熟,这种忽高忽低的评价也会离现实自我相差甚远。

(五)现实性原则

处于青年期的大业生常处于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矛盾之中。理想自我是指希望自己成为怎样的人,现实自我是指我现在是怎样一个人,处于一个怎样的现实环境之中。由于大学生涉世较浅,理想自我往往带有很强的幻想色彩,实现的可能性较小。以理想自我形象作为蓝本去认识和评价现实中的自我,必然产生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矛盾。要想解决这些矛盾,就要立足于现实,紧紧把握住现实自我,减少理想自我对现实自我评价的负性作用。避免出现焦虑抑郁、自暴自弃、怨天尤人等心理困扰。,

三、自我认知的途径和方法

人的个性是由许多稳定的心理特征组成的,有些是和别人相似或相同的,有些是个人独自具有的。虽然人们的个性千差万别,但它是客观存在的,有规律可循。自我认识一般有自评、他评和心理测评三种途径。

(一) 以人为镜,认知与评价自我。

人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都是以社会上其他人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为参照的。人们在相互的交往中,不仅在不断地体验、总结、深化对自己的认知,而且也在观察、认知、评价他人,同时在认识、评价他人的过程中,接受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并把他人的期待和评价作为一个客观标准而内化到自己的心理结构中。在此基础上,形成或深化对自己的判断和评价。以他人 为镜认知、评价自己,并不是指别人对自己的某—次评价,而 主要是指从对自己有影响的、关系较为密切的周围人的一系列评价中概括出来的某些经常的、稳固的认知与评价,这才 是自我认知的基础。因此,大学生在学习和择业时,虚心听取父母、老师、朋友、同学对自己的看法,  了解他们对自己长处和不 足的评价,征求他们对自己择业的意见,对于正确认识自己,  正确选择职业是很有裨益的。尤其显要善于听取反面意见和 批评意见,更全面地了解自己。当然,对别人的评价,要全面了解、正确分析。

(二)通过自省,认知与评价自己。

 通过自省,分析自己活动的结果,可以达到认识与评价自我的目的。比如性格具有可塑性,人通过自我反省,可以逐渐培养自己良好的性格,并且扬长避短。大学生应把自己作为认知对象,经常观察自己、解剖自己,明确自己的优缺点,合理地发挥自己的特长。

(三)以心理测验为工具,认识与评价自我。

心理测验是心理学中研究个体行为特征的重要手段。各种各样的心理测验都能促进人们对自己的了解。如职业兴趣、职业偏好和职业价值观的测验可以帮助受测者了解自己的职业偏好,识别可能包含他们感兴趣的职业领域而辅助其寻求职业。人格测验和能力测验也可促进受测者对自我的了解,使被试者了解自己的性格特质和能力倾向,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心理测验即可以定性说明,又能定量说明,能够更好的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发现和自我探索。大学生可以通过心理测验可以了解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特征,做好求职择业的心理与行为准备。

四、认识自我对职业生涯的影响

资料阅读:            

蓝丝带的故事

美国有个叫布里居丝的女士,发起了一个叫做蓝色丝带的运动,每一个美国人都能拿到一条由她设计的蓝色丝,上面写着who  I  Am  Makes  A Difference”。意思是:我可以为这个世界创造一些价值。她处处散发这样的丝带,鼓励大家把丝带送给家人和朋友,激励周围的人。

她也四处演讲,强调每个人的价值。结果因为这些丝带的传送,引发了许多感人的故事,许多人的命运也由此而改变。

其中有一个故事十分发人深省:有一次这位女士给了一个朋友三条缎带,希望他能送给别人。这位朋友送了一条给他不苟言笑、事事挑剔的上司,他觉得由于他的严厉使他不敢懈怠,多学到许多东西,另外他还多给了一条丝带,希望他的上司能拿去送给另一个影响他生命的人。他的上司非常吃惊,因为所有的员工一向对他是敬而远之。他知道自己的人缘差,没想到还有人会感念他严苛的态度,把它当作是正面的影响,而向他致谢,这使他的心顿时柔软起来。

一个下午这个上司都若有所思地坐在办公室里,而后他提早下班回家,把那条带给了他正值青春期的儿子。他们父子关系一向不好,平时他忙着公务,不太顾家,对儿子也只是求全责备,很少赞赏。那天他怀着一颗歉疚的心,把丝带给了儿子,同时为自己一向的态度道歉,他告诉儿子,其实他的存在,带给他这个做父亲的无限喜悦与骄傲,尽管他从未称赞过他,也很少有时间与他相处,但事实上他是十分爱他的,并以他为荣。当他说完了这些话,儿子竟然号啕大哭。

儿子对父亲说:他以为他父亲一点也不在乎他,恨自己不能讨父亲的欢心,觉得人生一点价值都没有,正准备以自杀来结束痛苦的一生,没想父亲原来竟如此爱他,父亲的话打开了他的心结,也救了他的生命。

这位父亲吓得出了一身冷汗,自己差点失去了独生儿子而竟不自知。从此他改变了自己的态度,调整了生活的重心,也重建了亲子关系,加强了儿子对自己的信心。

就这样,整个家庭因为一条小小的丝带而彻底改观。一条蓝色的丝带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魔力?因为它是一个提醒,提醒我们看到自己的价值,要接受自己、关爱自己。

感悟: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中,一贯要求孩子听话、谦虚,要低调做人,要严于律己。这样教育的结果使人很容易看到别人的优点。像某人很能干啦,聪明啦,但很少能看到自己的长处及自己的价值。最终导致很多人过分否定自我,认为自己很多地方都不够好,久而久之失去了自信心,过分的自卑,甚至否认自己存在的价值。因而变得消极、迷茫,甚至厌世。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一个人一辈子只要能发现自己的优势并它发挥到极致,就非常的优秀了。

 

(一)认清自我,实现人职匹配。

求学、择业、恋爱是摆在每个年轻人面前的人生课题。人生苦短,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职业生涯中度过的,有职业才有事业,有事业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悲哀之一就有找不到自己在社会上的工作岗位或在一个勉为其难的工作岗位上应付差使,荒废了自己多年的学业。求职择业正在成为全社会尤其是大学生最关心也最难解决的问题。

职业心理学家勃兰特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追踪调查了一批大学毕业生,将他们的个性、在校学习成绩、智力与他们毕业五年后的收入做了一下比较,结果显示:事业成功和智力的相关度是0.18,和学习成绩的相关度是0.32,与个性的相关度为0.72。这个实验实证了事业成功与否与个人的个性是否适合此项事业的关联度最高。也就是说,一个人所做的工作与自己的个性越契合,他事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认识自我是求职择业的第一步。大学生只有准确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同时掌握一定的职业信息之后,才能够为自己做出最佳的职业决定,进而实现人职匹配,增加其未来的职业适应度和工作满意度。

(二)认清自我,实现事业成功。

个性是生涯成功的最大宝藏。个性作为人的一种内在特质,散发着一个人内心深处无限的活动气息,是人获得成功的通行证。因此,真正了解自己的个性及兴趣,并接受相关知识的教育,从事相关的职业,不仅能够很快取得成功,而且会使人有较强的成就感。大学生只有充分认识自我,进而才能改变自我,完善自我,发现自己的能力,挖掘自身的潜力,让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意义,有建树,实现成功的职业人生。


分享 :
评论(0)